圖/文:老陳
9月11日傍晚開始重新試業
食評光顧日期(2次):
2015.09.11 / 09.16
推介:
焙煎芝麻味噌拉麵 / 海鮮湯咖喱
注意:
一、食評乃自費光顧,並非店家邀請,也非廣告鱔稿
二、食評只分析部分食過的食品,不代表推介全店所有食品
三、食評只代表該次水準,店家日後可能會進步、退步、失準或改變賣相等
四、如試後覺得水準及賣相有問題,歡迎到我FB PAGE善意交流
冷氣問題已被解決,冷氣夠凍,沒半點熱
註:由於上次已詳細評過,故今次只簡評一下
9月10日晚,官方Facebook Page宣佈工程維修已完成,會於9月11日傍晚重開。
數數手指,原來店家已閉關兩個月。
很好奇重開後的水準如何,故急不及待去光顧。
我於晚上八時去到,客人不多,只有幾位。
由於走廊位夠光,故我揀走廊位來坐,以便拍照。
最多人關心問題,應該是「冷氣問題已被解決未?」
我可以答你「冷氣夠凍,沒半點熱。」
食物方面,「海鮮湯咖喱」的「魷魚鬚」質素改善了,表面的粉漿浸過「湯咖喱」後也不怕糊,而且「魷魚鬚」吃落爽彈,不怕硬實,值得讚!
「焙煎芝麻味噌拉麵」的「叉燒」數量多了,由原本的兩塊增至四塊。
端上桌後,「海苔」不怕很快軟下來。
不過9月16日吃「濃厚魚介味噌拉麵」時,「叉燒」只得兩塊,但切成長形,變相大塊了不少。
至於水準,仍能保持。
(以下一段是9月16日後補入容)
由於官方Facebook Page於9月14日宣佈,會於9月16日提供隱藏小食「特級叉燒」(特上チャーシュー),所以我跟同事們於9月16日中午又光顧一次。
只要在落單時,跟店員說「我見到你們FB專頁的深夜福利」(其實中午也可點),並讚好官方Facebook Page那Post,便每檯送你一客。
但要記住,同檯一定要有人吃拉麵,才能獲贈「特級叉燒」。
而且數量限定,送完即止。
看日本的官網,發現札幌原店要300yen/份,乃數量限定,每日才提供十客。
但不知澳門店每日會提供多少客。
上次食評(2015.06.29):
註:9月16日才補上9月16日吃的「特級叉燒」及「濃厚魚介味噌拉麵」食評
牆上多了仿舊的廣告牌
「餐牌」依然是一張張的相片
質感非常軟腍,味道盡是油香及醬油香
free 特級叉燒(特上チャーシュー) - 極度推介
註:未必適合怕鹹人士
為何免費?上邊簡介有寫。
用的是「豬頸肉」,鹵煮過後,切片時再略煎。
吃落質感非常軟腍,而不同泰式的紮實。
味道盡是油香及醬油香,加少許蔥粒來吃,十分不錯!
我覺得配白飯甚匹配,甚至可考慮推出「日式叉燒飯」(チャーシューめし),可惜邊吃拉麵邊吃飯這玩法,只有日本人才喜歡。
MOP$88 濃厚魚介味噌拉麵 - 推介
「魚介」即是「加魚粉」或「用大量小魚乾煮湯」,令湯底多了鹹鮮味道。
湯底有「味噌」的香甜,也有「魚介」的鹹鮮,兩者味道都溫和,不會過份濃。
札幌風格的「卷曲黃麵」,質感不腍,也彈牙,跟札幌當地的相約,對路。
「半熟味玉」即是「半熟的有味蛋」,蛋白嫩而不死實,蛋黃半凝固狀,質感軟滑,不淡味,依然不錯。
「叉燒」有兩塊,切成長形,問店員是否已改款,她說只是碰巧切到長的部分。
我覺得,「叉燒」長形的話,賣相會比較好。
不怕太肥,厚度中等,吃落軟腍中見彈牙,有豬肉甜味,不怕跟湯底味道同床異夢,不錯不錯。
「叉燒」切成長形,問店員是否已改款,她說只是碰巧切到長的部分
「海苔」很大塊
水準依然不錯,不輸蝕於北海道札幌當地
MOP$80 焙煎芝麻味噌拉麵 - 推介
湯底的「味噌」香甜味依然,略稠不透光,味道濃郁,不太鹹。
「叉燒」有四塊,不怕太肥,厚度中等,吃落軟腍中見彈牙,有豬肉甜味,不怕太重甜醬油味。
今次沒「筍干」,店員說以「海苔」代替,端上桌後不怕很快軟下來,比兩個半月前進步了。
湯底的「味噌」香甜味依然,不太鹹
札幌風格的「卷曲黃麵」,質感不腍,也彈牙,跟札幌當地的相約
「叉燒」有四塊,不怕太肥,厚度中等
「半熟味玉」蛋白嫩而不死實,蛋黃半凝固狀,質感軟滑
「魷魚鬚」的問題改善了
MOP$96 海鮮湯咖喱 - 推介
別怪我口水多,此乃札幌名物「湯咖喱」,不同一般的日式咖喱飯。
就是「咖喱汁」如「湯水」,不稠身,且放有幾種切大件的「炸蔬菜」,最典型是配原隻的雞腿。
這就是札幌的「湯咖喱」。
先明白以上的,便不會誤會,更不會亂用一般日式咖喱飯去比。
上次也說過,札幌的《GARAKU》並沒有「海鮮湯咖喱」,故我猜是為澳門市場而增設。(《最高Psycho》同時引進札幌《GARAKU》及《吉山商店》兩個品牌)
上次亦說過,「海鮮湯咖喱」比「雞髀湯咖喱」出色。
「蝦」爽彈,不霉,並非透明無味貨色。
「帆立貝」有兩粒,夠厚身,也鮮甜,嫩而不韌。
「魷魚鬚」改善了,炸過的粉漿浸過「湯咖喱」後也不怕糊,而且頗爽口,不怕硬,值得讚!
札幌當地食法,是把一匙飯浸在湯中,然後連隨湯汁一起吃
蔬菜的「茄瓜」、「菇菌」、「薯仔」、「紅蘿蔔」及「西蘭花」也不錯。
「飯」粒粒分明,夠煙韌,浸湯後也不怕糊。
「湯咖喱」味道頗香(以日式來講),有微微的洋蔥甜味,鹹度不高。
我今次揀「中辣」,辣度比6月尾時高了,嗜辣人士才可接受(我是),怕辣者宜揀「小辣」。
整體來講,依然是對路的「札幌湯咖喱」,於澳門而言很難得。
埋單後,店員會送上糖果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